从6月底的两站四国邀请赛到刚刚落幕的斯坦科维奇杯赛,尽管中国男篮以从未有过的十连胜结束国内热身,但人们对男篮征战伦敦奥运会的信心并未因此提高。一家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队闯不出小组赛。中国男篮对外也并未将“八强”作为奥运会目标。
相比4年前,男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绝对核心姚明今年坐上了解说席,奥运会上,球队将主打“一大四小”。这些新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已有显现。
热身赛连胜不足喜
适应新打法是目的
客观而言,热身赛十连胜的确有对手实力平平的原因。四国赛上,塞尔维亚等队来的都是青年军,斯杯对手澳大利亚队和俄罗斯队也基本由“90后”组成,只有非洲冠军突尼斯队是国家队班底,但2米17的非锦赛最有价值球员梅杰里缺席。
当然,热身赛上,中国队也没出全力,每场比赛总安排几个主力球员坐板凳。和对手相比,中国队占据身高优势,斯杯决赛对澳大利亚队,中国队场上5人一度都是2米以上的大个子,对手用全场紧逼制造了一些麻烦,但主教练邓华德相信,这只是因为控球后卫刘炜、陈江华、郭艾伦当时均未上场,“只要他们在,(破紧逼)不是一个问题。”
邓华德更愿意强调十连胜的积极意义,“胜利给了我们信心。更重要的是,球队比以往更能保持对整场比赛的连续专注。”在他看来,现在的中国男篮要比过去两年都更加成熟,“专注”就是成熟的标志,“这是十连胜的原因。而且,我们的板凳深度更深,整个体系也更加成熟。”
“体系”是邓华德爱说的一个词。从北京到伦敦,“体系”将成为中国男篮所经历的最大变化。对此,在场边观看斯杯的姚明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来形容他感受到的变化,“我做球员的这10年,是国际篮球在理论和发展趋势上明显变化的10年,这种变化应该始于NBA的跑轰战术。这种强调机动性的战术突破了以往的篮球理念,形成全新的打法。现在的很多球队已经掌握了‘新式武器’,而传统的半场进攻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姚明正是传统打法中锋的代表,他自然也注意到了中国男篮的变化,“国家队经过调整,已经适应了新的打法。”
一大四小强调整体
速度对抗有待检验
据介绍,本次奥运会中国男篮的主要打法就是“一大四小”。采用新打法,一方面是因为球队已经没有姚明这样绝对高度和核心,另一方面,也是对国际篮球潮流的适应——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中国男篮曾经有过的“快灵准”风格的升级。
中国男篮名单的最后确定,也与队员对体系的适应度有关。中锋苏伟身体结实,但移动较慢,另一名中锋、18岁的王哲林则是因为防守能力明显不足,双双落选。而邓华德带上3名控球后卫去伦敦,则是希望球的运转和内外线衔接不出岔子,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进攻体系的流畅。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队将主打“一大四小”,但“大”和“小”是相对的,球员在比赛中的位置越来越模糊,更看重个人全方面的能力。现在,中国队平均身高已毫不输于欧美强队,小前锋身高大多在2米以上,得分后卫孙悦都有2米04。即便是内线的“一大”,也是易建联、王治郅这样灵活型的中锋。新打法,对体系运转顺畅的依赖已经高于对明星球员的依赖。
有了高度做基础,速度和对抗能力才是真正的考验。热身赛的对抗强度相比奥运会水准还有不小差距,像斯杯赛场上比对手多抢一倍篮板球的情况显然不会再出现;现在看到的流畅进攻,也势必要遇到强度翻倍的防守。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小组赛的头两个对手,分别是去年欧锦赛冠军西班牙队和季军俄罗斯队,之后是大洋洲冠军澳大利亚队和美洲锦标赛亚军巴西队,最后一个对手是东道主英国队。每支球队都有效力于NBA的球员,都不缺速度和准度,都强调对抗能力。邓华德也坦承,“非常了解奥运会小组赛的困难和残酷。”
面对世界篮球潮流的融合之势,中国队的优势和劣势其实是一个问题: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自己,融入这种潮流,但到底变了多少?变得多好?伦敦,将会是一面镜子。
相比4年前,男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绝对核心姚明今年坐上了解说席,奥运会上,球队将主打“一大四小”。这些新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已有显现。
热身赛连胜不足喜
适应新打法是目的
客观而言,热身赛十连胜的确有对手实力平平的原因。四国赛上,塞尔维亚等队来的都是青年军,斯杯对手澳大利亚队和俄罗斯队也基本由“90后”组成,只有非洲冠军突尼斯队是国家队班底,但2米17的非锦赛最有价值球员梅杰里缺席。
当然,热身赛上,中国队也没出全力,每场比赛总安排几个主力球员坐板凳。和对手相比,中国队占据身高优势,斯杯决赛对澳大利亚队,中国队场上5人一度都是2米以上的大个子,对手用全场紧逼制造了一些麻烦,但主教练邓华德相信,这只是因为控球后卫刘炜、陈江华、郭艾伦当时均未上场,“只要他们在,(破紧逼)不是一个问题。”
邓华德更愿意强调十连胜的积极意义,“胜利给了我们信心。更重要的是,球队比以往更能保持对整场比赛的连续专注。”在他看来,现在的中国男篮要比过去两年都更加成熟,“专注”就是成熟的标志,“这是十连胜的原因。而且,我们的板凳深度更深,整个体系也更加成熟。”
“体系”是邓华德爱说的一个词。从北京到伦敦,“体系”将成为中国男篮所经历的最大变化。对此,在场边观看斯杯的姚明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来形容他感受到的变化,“我做球员的这10年,是国际篮球在理论和发展趋势上明显变化的10年,这种变化应该始于NBA的跑轰战术。这种强调机动性的战术突破了以往的篮球理念,形成全新的打法。现在的很多球队已经掌握了‘新式武器’,而传统的半场进攻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姚明正是传统打法中锋的代表,他自然也注意到了中国男篮的变化,“国家队经过调整,已经适应了新的打法。”
一大四小强调整体
速度对抗有待检验
据介绍,本次奥运会中国男篮的主要打法就是“一大四小”。采用新打法,一方面是因为球队已经没有姚明这样绝对高度和核心,另一方面,也是对国际篮球潮流的适应——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中国男篮曾经有过的“快灵准”风格的升级。
中国男篮名单的最后确定,也与队员对体系的适应度有关。中锋苏伟身体结实,但移动较慢,另一名中锋、18岁的王哲林则是因为防守能力明显不足,双双落选。而邓华德带上3名控球后卫去伦敦,则是希望球的运转和内外线衔接不出岔子,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进攻体系的流畅。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队将主打“一大四小”,但“大”和“小”是相对的,球员在比赛中的位置越来越模糊,更看重个人全方面的能力。现在,中国队平均身高已毫不输于欧美强队,小前锋身高大多在2米以上,得分后卫孙悦都有2米04。即便是内线的“一大”,也是易建联、王治郅这样灵活型的中锋。新打法,对体系运转顺畅的依赖已经高于对明星球员的依赖。
有了高度做基础,速度和对抗能力才是真正的考验。热身赛的对抗强度相比奥运会水准还有不小差距,像斯杯赛场上比对手多抢一倍篮板球的情况显然不会再出现;现在看到的流畅进攻,也势必要遇到强度翻倍的防守。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小组赛的头两个对手,分别是去年欧锦赛冠军西班牙队和季军俄罗斯队,之后是大洋洲冠军澳大利亚队和美洲锦标赛亚军巴西队,最后一个对手是东道主英国队。每支球队都有效力于NBA的球员,都不缺速度和准度,都强调对抗能力。邓华德也坦承,“非常了解奥运会小组赛的困难和残酷。”
面对世界篮球潮流的融合之势,中国队的优势和劣势其实是一个问题: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自己,融入这种潮流,但到底变了多少?变得多好?伦敦,将会是一面镜子。
更多关于"中国男篮"的新闻
球队相关动态
- 篮世杯筹备工作提速 2018将完成130项重点工作 06-12
- 姚明:中国男篮将于年底合并 办一届出色的世界杯 06-12
- FIBA评世预赛亚洲老将TOP10:阿联携大帝吕布入选 06-02
- 大秋:加强力量和体能 辽媒:今晚或缺席中伊对抗 05-30
- FIBA青年男篮最新排名:中国第12位 亚洲排名第1 05-15
相关新闻
- 男篮奥运12人大名单出炉 苏伟哲林张博无缘伦敦 07-10
- 中国男篮奥运名单提前浮现 曝苏伟和王哲林被裁 07-10
- 伦敦奥运男篮分组确定 中国将碰欧洲劲旅俄罗斯 07-09
- 姚明笑称奥运解说不会爆料 对男篮出线表示乐观 07-08
- 邓华德谈男篮奥运小组赛对手 笑称最想打韩国队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