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7M篮球新闻 > 亚洲杯 > 正文

上海媒体:邓华德出名都因姚明 篮协选他太过草率

www.7m.com.cn  2011年09月06日 来源:新民周刊 【大 中 小】

   邓华德从执教中国男篮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以“威风扫地”的方式收场。这一切皆因当初篮协选帅时的草率和豪*。

  在邓华德之前,少帅郭士强出任男篮主帅一职时,正处于“三大球教练本土化、年轻化”的大背景之下,当时业内人士都明白,表面上看这是篮协掌门人信兰成的意思,其实幕后是更高一层领导的力挺。可是,当国家队在津门溃败后,当初力挺他的高层领导已经退休,没有了靠山的郭士强终于明白,国家队里的“水太深”了,在这种情况下郭只好提出辞职。

  正是在那个时候,中国篮协开始全面物色主教练,并先后接触了蒋兴权和宫鲁鸣两位老帅,在遭到拒绝后,篮协又试探性地与王非和李春江两位少壮派接触。早已在国家队有过执教经历的王非已经无意出山,而率领广东男篮6次夺取CBA总冠军的李春江倒是很想在国家队施展抱负。不过,李春江深知中国篮球幕后的一些情况,因此提出了很多自我保护、自主决策的要求,并且一度向媒体透露了自己想带国家队的心愿,甚至向篮协提出了与王非、李秋平、阿的江等人组成豪华教练组等一系列计划。

  后来,篮协确实也对李春江的“执教计划”进行了评估,但是结果大家一猜便知在中国体育界任何脱离体制的计划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之下,篮协只好再将目标锁定在两位外教身上,一位是东莞的戈尔,另一位就是上海的邓华德。外教和有诸多顾虑的本土教练不同,戈尔和邓华德都把执教中国男篮看成千载难逢的机会,都表示愿意接手中国男篮。但是东莞方面态度强硬地拒绝了篮协,这样邓华德便捡了一个*宜。

  对于邓华德来说,能够成为中国男篮的主帅,运气也占了很大的成分,如果不是当时中国男篮特殊环境造就的机遇,他也不会得到如今的这个身份。而且在那个“后北京奥运”时代,篮协也没有再次聘请一位世界级名帅来担任中国男篮主帅的打算,因而,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在当时正好处于一个缺少合适人选的空歇期。就在这个时候,在CBA备受吹捧,刚刚率领上海队杀入四强的邓华德进入了篮协的视野。

  通过率领上海队杀入四强,邓华德的执教能力被媒体充分放大,被认为是CBA联赛中一位执教水平优秀且头脑灵活的教练。在当时的情况下,邓华德背靠着“姚老板”这棵大树,自身有着NBA的背景,又通过联赛取得了不错的人气,很有成为男篮主帅的潜质。这些种种优点以及媒体的呼吁,让篮协在选帅的时候忽略了邓华德本身执教能力和经验履历的不足,以及这位个性教练性格上的缺陷。经过短暂接触后,篮协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宣布邓华德正式成为男篮新主帅。

  实际上,邓华德远远没有媒体吹捧的那么神乎其神,相反在过去的执教中相当平庸。两年前,一个被媒体冠以“小皇帝恩师”的美国教练出现在了上海队的训练场上,这个人便是如今的男篮主帅鲍勃·邓华德二世。在那个时候,媒体们之所以用“小皇帝恩师”这样一个头衔来介绍邓华德,除了这个称号足够吸引眼球外,更重要的是,如果从当球队主帅这方面来介绍邓华德,这个美国教练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最初,记者们并不知道上海新帅到底是谁,只知道是“某名帅的助教的儿子”,这个介绍似乎更贴切:老邓华德曾经是NCAA传奇名宿鲍勃·奈特在印第安纳大学的助手。

  翻开邓华德来华之前的履历:西密歇根州大助教、摩海德州立大学助教、英国联赛、黄蜂队助教、骑士队助教、ABA芝加哥士兵队主教练、巴西地区联赛教练、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助教、乌克兰次级联赛教练……这一长串执教履历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事实上,邓华德也的确在执教方面没有过什么惊人壮举,对于NBA名帅鲍勃·维斯都已经被炒过鱿鱼的CBA来说,这个美国人实在算不上什么有分量的大牌教练。

  其实对于任何一名教练来说,接手一支上个赛季排名联赛倒数第一的球队都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这样的球队进步空间几乎无限大,而退步的可能几乎是零,更何况你的身后还有一个有能力并且下力气的老板时,成功简直就是水到渠成的好事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华德仅仅利用一个赛季,就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教练变成了CBA联赛中新来的“名帅”。在姚老板的帮助下,邓华德有了一个比上个赛季强得多的上海队阵容,在赛季开始前成功“招安”了试图“*”的队长刘炜后,邓华德带着上海队一路顺风顺水,最终以25胜7负的战绩成功杀入季后赛,并取得了季后赛第四名的成绩。顿时,邓华德被媒体“神化”了,篮协则也稀里糊涂地被“迷住”了……

更多关于"中国男篮"的新闻

球队相关动态

相关新闻

亚洲杯相关资讯
更多
热点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