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7M篮球新闻 > CBA > 正文

八一症结并非没有外援 队员受伤竟出自高强度训练

www.7m.com.cn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宁波日报 【大 中 小】

  CBA常规赛赛程过半,八一双鹿电池男篮以前所未有的八连败战绩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篮球界不少专家纷纷给八一双鹿“号脉”,大都认为这支球队的病根在于体制陈旧,未能与时俱进,而应该像CBA其他俱乐部那样,引进外援。

  这种观点的附和者众多,其实不过是老调重弹罢了。早在2003—2004赛季,八一双鹿第一次被广东队从冠军宝座上拉下来的时候,这种说法就已经出现。然而八一双鹿真的那么需要外援吗?

  如果从那时候起就引进外援,八一双鹿无疑还是冠*,其他球队仍然只有当陪衬的份,那将是CBA的不幸;国内篮坛少了一支拥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球队,本土年轻队员上场的时间相应减少,那将是八一双鹿的不幸。

  那时候,虽然范斌已经退役,但八一双鹿还有老将刘玉栋李楠张劲松,有“中生代”莫科陈可李可,“新生代”王中光李克姚锴夫吴谦陈臣胡克邸晓伟,近几个赛季又增加了德勒黑张博杨钦、许钟豪等人。这些队员的个人条件,在CBA中绝对是优秀的,多数人有曾在国家队效力的经历。然而近几个赛季以来,八一双鹿却时常因为伤病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上个赛季曾出现过一大半主力阵容都为伤所困的情况。本赛季沦落到今天的境地,与两大核心球员王治郅和李楠因伤缺阵密不可分。此外,还有那个三分线外的“奇兵”陈臣,在家养伤已经很久,本赛季复出无望。跟他同病相怜的还有邸晓伟。邸晓伟养伤的时间比陈臣还要长,本赛季复出希望不大。

  范斌退役后,王中光、李克、姚锴夫三人为接班而竞争,率先脱颖而出的李克在比赛中受过一次重伤,养了很久才归队,但从那之后他便没了往日的锐气,上场时间少得可怜,上赛季结束后已经转会到北京队。上赛季因主力受伤无人可用时,被冷落许久终于得到上场机会的姚锴夫一度成了八一双鹿的得分利器,那时候他的突破并不比最近得到盛赞的张博逊色,然而他已经因伤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了。

  还有王磊,很多球迷应该还记得,上赛季刚来到八一双鹿时他在球场上的锐气和灵气。然而王磊很快便因为伤病沉寂下去,后来反复受伤,几乎成了“病秧子”。还有李可,曾经的国家队队员,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结果却因为一条腿的重伤迅速沦落为替补。还有陈可,也是伤病不断,难堪大用。好端端的一支球队愣是因为伤病变得“青黄不接”。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是做错了什么?”这句歌词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中屡屡受伤的人对自己的追问,而在篮球赛场上屡屡受伤的八一双鹿队队员,是否也这样问过自己?八一双鹿的教练员、俱乐部官员、八一体工大队的领导,是否也都反思过,为什么他们的队员总是受伤?

  不知道这是否与八一双鹿的训练强度过大有关,不过这支球队训练强度大在CBA中是出了名的。还记得五六年前,在八一双鹿的一次赛前训练中,教练要求大家以实战的状态投入,当时练着练着范斌就有了抵触情绪,他满脸不悦地走到场边,边走边嘀咕:“不就是训练嘛,有必要搞得像肉搏一样吗?”需要指出的是,那个赛季后范斌就退役了。还有一次训练时,陈可在突破时被肉搏般防守的队友弄得险些受伤,性格率直的他当时满脸怒气,将篮球狠狠地砸向地面,球蹦得好几米高。当时雅戈尔体育馆内的气氛压抑而沉闷。

  已近不惑之年的刘玉栋还在八一双鹿的时候,也曾深受伤病困扰。去了福建队后,他每场比赛拿个10多分轻轻松松,据说他的训练跟在八一双鹿队时比起来也是相当轻松,日子过得很滋润。

  其实,对于八一双鹿目前的处境,熟悉这支球队而又深谙竞技运动规律的人,早就有所预料。

  本赛季以来,人们欣喜地看到张博、许钟豪等年轻队员的成长,同时也在担忧,今天的他们,明天是否依然健康……

更多关于"八一"的新闻

球队相关动态

相关新闻

CBA相关资讯
更多
热点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