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7M篮球新闻 > CBA > 正文

张凯苦练只为逝去的妈妈 国家队菜鸟99年就进CBA

www.7m.com.cn 2008年03月12日  来源:体坛周报  【大 中 小】



  记者刘骁三亚报道 三亚湾的阳光直刺眼,只着泳裤的张凯没带防晒霜,可他还是要冲到沙滩上,享受一下被热带阳光。晒一会,赶紧躲回阳伞下,坐在沙滩椅上,看那些20出头就进入国家队、现在都是国家队“老人”的队友们打沙滩排球,队友们每一次扣杀或者滑稽的动作,都能引来张凯的动作,或鼓掌、或起哄。尽管这些队友此前并不非常熟悉,但当大家都光着膀子站在沙滩上或冲进海浪中,陌生和隔阂会在他身上一点点的消失。但就在他身边,坐着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戴着墨镜的老李也在看球,张凯却和这位中国篮球的掌门人很少交流——你可以断定,25岁的张凯在国家队里还是只彻头彻尾的“菜鸟”。

  1999年,17岁的张凯被湖北美尔雅队报名参加CBA,但他未打过一场比赛。等张凯的名字再次出现,已经是2005-2006赛季,他代表东莞新世纪队进入CBA联赛,2007年进入国家二队,2008年,他已是国家队集训队员。

  8岁找到“工作”

  张凯一直强调,打球就是自己的工作。

  他的“工龄”应从8岁算起。

  那时他上小学二年级,“比同龄的孩子高出大半个头。”张凯用胳膊比划着,带动着结实的胸大肌。张凯那时极瘦,不会打篮球,也没兴趣。因为高,被业余体校选人的教练给看中了,“不用住校,每天放学之后去训练,就当玩。”刚开始觉得挺好玩,可当进入武汉市体校之后,他开始觉得“不太喜欢干这个了,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很乏味”。张凯每天都在重复上午上课,下午训练的轨迹。与他同龄的孩子却可以到处疯跑,他只能在球场上一千遍一万遍地重复着运球的动作。他在体校先开始练后卫,后来打前锋。

  张凯家境一般,像很多普通的家长一样,父母只期望孩子未来有一个好工作。在武汉体校时,张凯也意识到,篮球也许就是自己的一个工作。加固他这个想法的客观事实是,“刚上体校的时候,我也不是很高,1.90米多,后来慢慢长高了,觉得自己以后也没法找其他工作了,所以就把篮球当成自己的工作。”

  这是张凯坚持走篮球之路最原始的动力,那时候,他也开始憧憬国家队,但现实,却把他的憧憬一一击碎。

  青葱岁月的清贫

  干“工作”,当然是想拿工资,张凯也不例外,体校时代还得贴钱。偶尔才能打个牙祭,张凯依然很瘦,没有力量,一米九十多的大个子,体重只有七十几公斤。

  1998年,张凯顺利进入湖北队。湖北的篮球气氛并不是太好,最著名的球星当属张勇军,但张勇军早已投奔广东。当时队内最著名的球星是后卫陶小岗。“陶小岗那时候也就拿两三千块钱。”张凯回忆,虽然进入了省队,可以拿工资了,但付出与收入比却差异巨大。1999-2000赛季,湖北美尔雅队进入CBA,但小字辈的张凯不仅没打一场球,工资收入也很低,大约只有1500左右,“虽然有赞助商,但是也没什么钱。”没有钱就意味着没有成绩,湖北美尔雅在那届联赛是鱼腩部队,仅靠陶小岗一人勉力支撑,最终排名倒数第二,还创下了该赛季单场67分的最低得分记录。

  一直跟随着球队的张凯见识到了CBA,也感受到了“穷”带来的尴尬,该赛季结束,湖北队降级,再也没有升上来过。而直到陶小岗这批老队员退下来,张凯这批新队员才有机会打比赛,但那些比赛已经不是CBA级别了。当时球队帮张凯联系了华中师大读书,“每个月还要交500元的上学的钱,剩下的吃饭,训练之后买水什么的,也就基本不剩了,根本没法给家里钱。”即便是多年以后,再回想当年,他脸上还能隐约显现当年的窘迫。

  由于工资微薄,张凯和他的湖北队的队友们很难全情投入到训练当中,慢慢的,他们产生了离开的想法。“那个时候,赚不到钱,谁会拼命练啊。”张凯说。

  为了逝去的妈妈

  有“工作”,却没有了全情投入的激情,这成了张凯的尴尬。与他同时出道的球员,有的在其他球队打上了主力,有的已经进入了国家队,张凯还在瞎混生活。

  采访张凯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提到最多的是他的父亲,几乎没有提起过母亲。一旦提及,张凯的眼神就开始游离,脸上的微笑也渐渐消失了,微微颤动的嘴角似乎想说点儿什么,可又收了回去。

  2002年的那一天,必定是让张凯难以回翻的一页。为了给身材单薄的张凯增加营养,母亲跟往常一样,熬好了鸡汤准备送去给张凯。“我妈每天都会熬鸡汤给我,从我在体校的时候开始。”张凯回忆说,为了让儿子能够跟上训练,保持良好的身体,母亲从来都没有半句怨言。然而,就是在这一天,张凯的母亲带着热腾腾的鸡汤刚一出门,恰好遇到了一位熟人打门前路过。那人很热情,见张凯的母亲准备去送汤,答应让她坐顺风车(摩托车),可当车行驶到一座桥上时突发意外……

  已经无从得知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对少年张凯的触动有多大,但一位同为武汉籍的球员曾告诉记者,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前,张凯对待篮球训练并不是太专注。而在此之后,“张凯就像变了一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训练场上。”熟悉他的人也都知道,本来张凯就是个比较内向的人,这件事让他更沉默。“张凯一般就和熟人说说话,不熟的基本上没什么交流。”好友邱彪说。

  张凯选择的是在沉默中爆发。

  东莞新星的裂变

  到东莞去!进入新千年的广东篮球已今非昔比,广东宏远迈入强队行列。篮球带来的效益让其他老板动心,于是东莞新世纪篮球队开始筹备。建球队就得找球员,东莞新世纪把目光投向了湖北队。2002年的10月,张凯、邱彪等几名湖北队员在蒋旭勇教练(前深圳润迅队主教练)的举荐下,来到了东莞。2003年5月,东莞新世纪拿到批文,正式成立俱乐部。

  此时的张凯,已经成为这支新军中不可或缺的内线大将。邱彪对张凯训练态度的评价是:“训练属于很动脑的那种,不死练,知道自己需要练什么,该怎么练。”

  张凯开始慢慢有名气。接下来,东莞新世纪称霸CBL联赛、顺利进军CBA、从第14名、12名到2007-2008赛季打入半决赛,张凯一直是球队倚重的人物。2007年夏在国家二队磨砺后,张凯自信心大增,防守技术也有提高,07-08赛季,他场均得到17分和11.9个篮板,赛季中段,张凯一度连拿12个(赛季共18个)两双,这个成绩也只有奥德杰巴特尔萨马基波特能与之媲美,他的表现也终于打动了国家队主教练尤纳斯的心,从而让他有机会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与姚明并肩而战。

  在“职场”上享受成就感时,张凯还也慢慢发现,在东莞,篮球这项“工作”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更多了,钱赚得多了,不再为生活担忧,自己也慢慢开朗了,找他签名合影的人多了,在网络上讨论他能否进入国家队的多了,甚至他和“漂亮女朋友”的照片也会成为热门帖子。他也增添了另外的一些乐趣,“每天工作结束了,可以上网玩游戏,听歌,我什么歌都听,快的,慢的都行,还可以做些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张凯说。这次来海南,他带了足够多的东西,PSP游戏机、电脑、喜欢看的书,这些都是他工作之余的爱好。

  当然,他当初开始努力练球,是为了妈妈。现在他努力工作,也是为了亲人。母亲去世后,张凯就跟父亲相依为命。为了支持儿子打篮球,张凯的父亲对他也是关怀备至,甚至在东莞租了套房子,隔段时间去住住,照顾一下张凯的生活。“我当然希望多赚钱,让我爸过得更好。”张凯说,“我爸退休了,也有退休金,可是就几百块钱,这哪里够啊。”

  张凯说,自己觉得东莞一切都不错,他现在就想努力工作,然后把爸爸接过来住。

更多关于" "的新闻

转至微博:

球队相关动态

相关新闻

CBA相关资讯
更多
热点动态
更多